当前位置:首页>提案选登

关于探索把家庭教育纳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1-11-01 16:30   

提案类型

集体提案      

提案类别

教文卫体

提案者

教育界

牵头人

滕玲建

界别

教育界

案由

关于探索把家庭教育纳入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提案内容

高质量家庭教育的开展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人、成才,同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为此,2011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1月1日,《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浙江家庭教育纳入到法治轨道。钱塘区作为“杭州样板”的重要窗口,建设好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和落地过程中仍存在着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职责不清,管理缺位。家庭教育一般由妇联、关工委或学校组织实施,而妇联和关工委对家庭教育的管理有名无实,基本处在无专门管理(处)科室,无具体考核要求,无专项使用经费、无专业工作队伍、无专门办公场地的“五无”状态;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是只关注在校生的家庭教育,多在学科成绩上与家长进行交流,因而缺乏整合社会各类力量进行家庭教育的支撑体系。

二是体系不全,资源缺位。青少年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成长,家长成长需要完整的体系、系统的教材、专业引领,目前家庭教育最缺失的就是社会对家长教育的关注,至今尚无完整的家长成长服务体系和配套的学习资源,导致家长教育孩子和引导孩子成长中有更多的盲目性,在家庭教育中遇到问题困惑的,也没有有效渠道进行求助解决。

三是能力不足,专业缺位。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上的教育是缺失的,大学课程中并没有开设相应课程,也无相应专业教师,造成当前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是“一个无证上岗的人在指挥一群无证上岗的人”,使得学校无法在家庭教育领域起到专业有效的引导协助作用。

二、构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主导,强化家庭教育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建立“政府指导,机构协助,社区组织,家庭参与”的工作机制,整合教育、妇联、民政、卫计、团委、社会力量在社区建立家长服务指导中心,明晰职责,协同推进,保障家庭教育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真”落地。建议民政部门协调解决社区场地,强化婚姻家庭的指导培训;建议卫计部门从生育指标、优生优育等维度进行配套教育服务;建议妇联组织开展高层次的家庭教育培训服务,积极开展家庭维权教育;建议团委做好社会服务志愿者工作,走进社区和家长;建议学校形成在校学生家长的培训体系,积极编撰好家庭教育方面的教材。同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建议把教师参与家庭教育辅导,作为每一名教师的基本工作,把班主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必备内容。

二是靶向人才招募,构建多元人才教育顾问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社区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在社区范围内加快建设一支由社工、义工、家庭教育专业志愿者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团队,充实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家庭教育的指导力量,缓解专业人才缺失的短板,来共同解决社会公共优质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是发挥阵地作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通过相关公众媒体渠道引发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强化家庭教育服务的终身学习理念,树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充分利用青少年宫、文化礼堂、社区家园、社区公园、楼道等场地,强化社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小型家长沙龙和专题讲座等各项活动,把家庭教育送到家门口。

四是借力数据系统,深化多级联动跟踪管理机制。建立社区家庭信息资源库,记录每户家庭、家长、孩子、学校年级、老师等各类相关信息。通过在线分析、定期问卷了解社区内家庭亲子关系以及家庭育儿观和育儿需求情况,及时指导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异常值情况,及时联动社区、学校密切关注家长及学生身心健康,尽早发现,尽早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