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类型 |
集体提案 |
提案类别 |
教文卫体 |
提案者 |
特邀界一组 |
||
牵头人 |
应群颖 |
界别 |
特邀界一组 |
案由 |
关于传承“弄潮”文化提升钱塘区国际站位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弄潮”精神是钱塘自古繁华的内生动力,而繁华“钱塘”正是自古“弄潮”文化的传承地。从公元前222年秦始皇设置钱塘县,至1912年钱塘县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钱塘”这个地名存在了2134年。我们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之名也源于此。2021年4月9日国务院批复成立钱塘区,“钱塘”将再次代表杭州屹立在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入海口,“弄潮”文化的传承也将历史的落在钱塘区身上。 一是钱塘区为何要以文化提升国际站位? 外界对钱塘区优势的了解主要集中在区位、产业、体制、平台,谈及文化优势的似乎不多。但前者,许多城市已有或可以有。唯有文化,是不可复制的。钱塘区在物理空间建设上还是个新生儿,如果钱塘区能在建设伊始就为“1+4”现代化的发展插上文化的翅膀,那必将是吸引高端人群、提高钱塘区“窗口”地位和国际站位的事半功倍之举。 二是弄潮文化与钱塘区究竟有多少契合度? 弄潮,究其原因,是钱塘江入海口独特的地理和气候造就了一个为了生存而必须“弄潮”的族群,当这个族群在经历了因潮灾妻离子散甚至整村吞没的炼狱之后,勇于历险、敢为人先的精神已融入钱塘儿女的血脉,代代传承。所以,宏观上,弄潮是在“涌潮”这一自然环境中升华的一种精神,弄潮文化是杭州人、浙江人共同的精神财富。同时微观上,“弄潮”之行为不仅只是手持红旗跃上潮头,包括建海塘、造堡坝、通商埠、围滩涂等都是重要的“弄潮”史实,经初步调研,这些历史遗迹钱塘都有,特别是围垦文化,这是钱塘区的根,而围垦的根恰恰就是弄潮精神。 建议一:申报“钱塘弄潮”文化传承地。 由文旅部门牵头联合文物保护部门,对接省市落实和推进两项工作:一是积极申报我区范围内与“弄潮”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与围垦相关的活动、技艺、民俗等。萧山区“钱塘潮涌”已经列入浙江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17个创建名单之一,萧山申报时江东片区还属于萧山,对接一下钱塘区是否可共同申报。二是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申报,据了解杭州市主要领导已经有整合涌潮、海塘等优势资源申报杭州第四个“世界遗产地”的意向。近期《钱塘区历史(围垦)文化挖掘传承工作总体方案》发布,可见区委区政府对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建议点上重视围垦文化的同时,面上同步加强弄潮文化挖掘与保护,助力杭州市世界遗产申报工作。 建议二:启动“钱塘弄潮”城市品牌CI创建项目。 城市品牌作为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文化是品牌之魂。我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高水平打造“智涌钱塘·现代星城”的目标要求。在杭州“一核九星”的战略布局中,“现代化”是每一颗星共同的目标,我们钱塘之星为“智涌”之星,也蕴含了“应潮而生,向潮而立,逐浪潮头”的弄潮文化。建议由宣传部门牵头,紧扣“智涌钱塘”目标要求,启动“钱塘弄潮”城市CI City CI,即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建议除了建设类似“南孔圣地 衢州有礼”那样的传统识别系统,还要重点打造一个“数字化城市形象及互联网识别系统”,从线上线下,全面塑造一个“城市视觉、听觉、感觉形象识别系统”。同时加强宣传,如由宣传、招商、文创等部门联合策划一套“弄潮圣地,钱塘等你”的宣传画册、主题歌曲、视频广告、户外广告等内容,加大“钱塘弄潮”文化IP开发力度,讲好弄潮故事,鼓励文创企业导入产品,推出“弄潮文化传承地”精品线路等,合力营造一个“弄潮钱塘”的氛围,提振钱塘人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宋代潘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诗句表达了对20国集团勇做世界经济弄潮儿的期待。这也是世界对钱塘的期待。作为一种精神,南湖红船启航和领航,钱塘弄潮续航和远航,正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之生生不息,之蓬勃兴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