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类型 |
集体提案 |
提案类别 |
经济科技、农业农村 |
提案者 |
特邀界二组 |
||
牵头人 |
魏旻 |
界别 |
特邀界二组 |
案由 |
关于做长做深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议 |
||
提案内容 |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要加快追赶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202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20〕8号),提出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为推动我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发展,做长做深“芯智造”产业链,本人对省市及我区集成电路产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20年,浙江省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1168亿元,同比增长49.6%,产业规模居国内省(区、市)第六位;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340亿元,占全省比重29.1%;宁波市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规模为327亿元,占全省比重28.0%;绍兴市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273亿元,占全省比重23.4%;嘉兴市销售收入105亿元,占全省比重9%。 钱塘区包含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上下游企业73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7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家,涉及半导体原材料、设备、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终端产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2020年,“芯智造”产业链链长制获评全省开发区“链长制”试点示范单位。 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产业链发展规划不系统,差异化发展模式尚未建立; 2.高端人才引进有待加强,尚未出台针对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政策,产业发展氛围不浓,产业发展平台不大,专业人才流失较大,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生产工艺、现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非常紧缺; 3.集成电路产业投入机制尚不健全,省、市、区尚无专门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各类资金引导不足; 4.创新载体建设投入不足,企业服务场景单一,缺乏成套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高端载体,产学研用发展模式无法打通。 三、做长做深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建议 1.建立科学的产业链发展规划和共享发展机制,聘请专业第三方机构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形成与其他区域差异化的互补发展。 2.在对标江北新区、浦东新区、临港自贸区的基础上,形成《杭州钱塘区集成电路产业高层次人才政策方案》,建议可增设以下条款: (1)为区内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提供人才专项商品房,通过限定建设标准、限定户型面积、限定销售价格、限定交易条件等方式,切实解决新区在大项目招引中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住房需求,更好地集聚和激励各类人才在新区创新创业; (2)对区内集成电路重点企业中符合一定条件的高层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给予经营奖励; (3)对经认定的高校微电子等专业毕业,在新区从事集成电路相关工作的人才,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 (4)企业组织员工开展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培训,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按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3. 建议设立钱塘区集成电路专项基金,并争取省、市国有基金,国家大基金及社会资本的参与,引导各类资金参与产业投入。 4.建议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支持区国资公司开发建设集成电路产业专业园区平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邻里中心、产业拓展区、公共技术平台、研发检测平台;积极推动与杭电等高等院校、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科研院所谋划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产学研用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建设与浙江省半导体产业协会、芯谋研究、兴橙资本等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资本,整合资源,形成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一站式服务生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