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就医环境、一应俱全的药品储备、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走进义蓬街道火星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服务站”),门口的标语“您的健康 我的心愿”引人注目。2022年11月,服务站门口还配备安装了自动体外除颤仪。
上午9点,服务站已经汇聚了不少村民前来就医,身穿白大褂的金利琴医生在病患者中忙碌着,有病人询问:“金医师,我最近有些头晕,喘不过气,这可怎么办呀?”“那我先给您测测血氧饱和度,看看是不是体内氧气不足引起的头晕。”金利琴向病人回答。
两人走到名叫“智慧健康驿站”的仪器前,金利琴熟练地输入患者的身份证号码,进入了智慧健康体检系统的界面,血氧、血压、体脂等常规检查一应俱全,“我们这个仪器刚安装没多久,但帮了大忙,”金利琴告诉记者,由于前段时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激增,一时间检查仪器短缺,这个全自动的“大家伙”分担了不少工作量,“村民只要手持身份证、医保卡,就能免费在这台仪器上实现家门口的健康检查。”
服务站规模虽然小,但五脏俱全。目前,站内配有血压计、血糖仪、心电图机、智慧健康驿站一体机等检查设备和吸氧设备、便携式电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可用于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及体检、抽血、化验和心电图检查等常规的辅助检查,再加上4名医务人员扎实的服务,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及时断”,打通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谈到卫生院这几年的变化,来检查的村民庞阿姨打开了话匣子:“这个服务站离我家骑车过来大概10分钟,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来这儿看病真是太方便了,几年前翻修之后环境更好了,设备也齐全,都不用去市里检查了!”
工作30年,金利琴见证了服务站的沧海桑田,她说:“以前服务站设备少,来买药的人比看病的人多,现在服务站设备齐全,大家的健康意识都普遍上来了,我们服务站也逐渐从‘因病就医’转变为‘未病先治’,2022年我们就开展了4场健康讲座、2场健康义诊,惠及600余人。”
说着,金利琴翻出近年来进行健康巡诊的工作照片,“这位老人今年90多岁,躺在家里的床上,我们就上门给她检查。”“他是残疾人,坐着轮椅行动不便。”“他得了中风,基础病也有不少。”……金利琴对村民的情况都了然于心,作为一名保障近2000人健康的家庭医生,“签而有约”是她的准则。
据了解,2022年服务站家庭医生团队共签约村民3283人,建立家庭病床16张,共管理重点人群929人,并对重点管理人群每周随访3次,做好保护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